发布时间:2024-07-29 00:29 | 作者: 体育外围软件官网
对线年出生于湖北孝感,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微电子所副所长。目前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包括硅基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高集成度通信/雷达芯片实现技术。
对线日,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日之际,备受瞩目的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业界寄望这个学院能破解中国芯片“卡脖子”难题,打造自强之“芯”,心情迫切的网友则直接将其称为“中国芯片学院”。近日,极目新闻记者专访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池保勇教授,请这位湖北籍知名学者解读我们的“中国芯”何时能澎湃?
极目新闻(极):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可能是清华110周年校庆期间热度最高的新闻。民间都将这个学院直接称为“芯片学院”,这种表述是否有些片面?
池保勇(池):从集成电路产业来说,它最终的输出形态就是芯片,这是一个比较口语化的词,老百姓也比较认同,所以这样比喻大家会更容易理解。但其实集成电路产业链条很长,芯片只是它最终的输出形态,在此之前还要经历产业链上很多不同的环节,我们的正式名称是集成电路学院,强调这是一个瞄准全产业链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学院。极:学院成立当日,有很多网络文章都说,“清华出手了,外国人要慌了。”您觉得网友们是不是太着急了?
池:这或许是大家对我们的一个期望,反过来也会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大压力。像我刚才说的,集成电路这个产业链很长,我们欠缺的东西还是挺多的,短时期内想依靠一个学院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太现实的。只能说,清华大学可能会形成一个风向标,在国内有一个示范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国家的态度,让大家更重视这样的领域,缓解我们面临的困境。但是想短时间之内完全解决问题还是很难的,要着眼于长远,或许5年、10年以后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产业面临的困难。
极:学院成立大会上提到,要探索出一条“实现中国集成电路科学原创突破的自主路径”,为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强调要重点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这样的领域的资深专家,您认为咱们目前“卡”得最严重的地方在哪儿?
池:集成电路产业链很长,我们的祖国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被卡的地方,很典型的就是集成电路芯片的加工制造环节,这个环节所要控制的精度,比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还要细,可想而知难度有多高。另一个,在高端芯片领域,你看到一个小拇指甲那么大的芯片,我们深入到它内部,它集成了几十亿、甚至几百亿个元器件,这么多元器件组合在一起,任何一个出了错,芯片的功能都会受影响。人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那就需要借助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能力去控制,即常说的EDA工具,这也是卡得比较厉害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我们的祖国开发了熊猫系统,在当时的水平还可以,但后来的商业化道路没有走下去,十几、二十年没有投入资源和人力去做这方面的研究,导致国内出现断档局面。还有,集成电路工艺流程中会用到很多材料、装备,这些都是我们欠缺的,我们的祖国在这样一些方面的投入和人才教育培训长时间重视程度不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上世纪80、90年代是集成电路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我们错过了,再想追赶,代价就挺高了。其实在芯片这样的领域,如果能形成正循环,上一代产品赚钱、投入下一代产品的研发,这样一代代走下去,会慢慢的顺,路会越走越宽。
极:您或许也听到过一些声音,认为咱们现在各个行业都不缺钱,人才也多,怎么还会有“卡脖子”问题?
池:从几个维度来说。首先,不能说不缺钱,高端芯片是人才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资产金额的投入是巨大的。自从引入国家大基金后,目前资金状态有所缓解,但也不是说完全不缺钱的程度。另外,芯片产业对高品质人才的需求,比任何一个产业都更为迫切,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在这方面人才的积累比较少,一直都是挺缺的状态。集成电路是国际化特别明显的产业,任何一个芯片被设计出来后,能进入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所以它的人才也具有国际化的特性。对比国内外工程师的待遇问题,我们和国外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特别是这些年在IT行业的冲击下,很多我们产业的优秀人才都转到了IT或者金融行业,因为能进入到芯片产业的人才,能力都是比较受认可的,很容易在别的行业得到更好待遇。
这几年,这方面的情况好了很多,虽然还是比IT差了一点,但整个行业的薪酬待遇有了相对大幅度的提高,而且,愿意留在芯片产业的人才,很多也包含了情怀因素。
极:很多人觉得,芯片行业投入大、回报慢、成名慢,很难吸引当下年轻人。您怎么样看待这种观点?
池: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在国家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投入资源,那我们的年轻人进来后就会更容易成长。如果真的把产业做好,我们的回报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差,你们可以关注我们领域里上市的那些芯片公司,他们的成长轨迹是非常快的,做得好的公司4、5年就能上市。芯片的研发周期相对很长,但一旦研发出来后,它的回报很可观,这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
极:您曾说,期待未来中国和外国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我们要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就此打破技术封锁局面。在您看来,要实现这个愿景,我们要重点付出哪些努力?
池:这应该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有可能突破的地方,在前沿技术、关键技术上,集中力量做一些科研攻关,也许可以在这些方向上找到某几个特殊的点,在其之上掌握别人没有的技术。集成电路产业链很长,可以突破的点是很多的,或许别人有100个点,我们只有10个,但没关系,这10个点别人没有,只有我掌握了,而它又是产业里确实需要的,那我们就有和别人谈判的余地,不至于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我认为,科研院所是有机会的,只要把握好产业上那些真正的关键技术,加上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可能某一天我们会在某一个点上实现突破。
极:您18岁从孝感高中考上北大,本科毕业了去清华直博,后来留在清华任教。您是不是很早就有坚定的学术理想,对自己的人生有很清晰的规划?
池:可能对我个人来说,人生的每一步要怎么走,都更像是命运的引导,而不是个人的选择。我高考是保送北大的,毕业时想换个环境,就去了清华,这期间一直没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博士毕业以后各种阴差阳错留校任教,所以我绝大多数都是一种被推着走的状态。我从来就没感觉自己有什么过人的地方,我是在村里念的小学,然后去镇里念初中,因为成绩还可以就去了孝感高中,进了高中才发现我的成绩是班里倒数的,但入校后感觉差距也没那么明显,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就回到了班级第一。说实话,我们那个年代念书的氛围没那么紧张,不像现在,看见其他人小孩比自家小孩强,家长就急得不得了,我们那时候压力小得多,就算成绩退步,解释一两句就行了,我也很感谢父母给了我一个很宽松的环境,让我自己把学业做好。极:一位清华校友说,他考进清华后,发现班上的同学都是省市状元,让他压力很大,只能比高中时更拼命。您的大学也过得这么紧张吗?
池:我本科在北大,周围同学有省状元、市探花,都很优秀。但就我个人来说,优秀同学给我带来的学业压力没那么大,反而是在文艺才能和眼界上,我或许有一些欠缺,但也弥补不回来了,就认了。这其实和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关,看你对自己的期待和你的抗压能力。
极:回望自己的求学、职场道路,您有没有一些“如果当年有前辈跟我说过这些话就好了”的感悟?高考将至,请您和年轻学子们分享一些心里话。
池:我有几点挺想跟年轻学生说的,人生的关键节点就那么几个,高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好好学习,争取上一个好的大学,这个台阶迈得好不好,对人生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关键节点一定要把控住,你在高中阶段吃的那些苦,现在回头看还是值得的。
我还想提一点,每一个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在这种定位下,要能看到自己每一天、每一段时间有比较大的成长,那种成长会给自己正能反馈,让你心理健康状态更加积极,走上正向轨道。
作为家长,该管的需要介入,但要给孩子保留空间。这话很好说,做起来却挺难。我们正真看到一些学生,被家长管得太多了,考上清华就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但是入校后心理健康状态和学习适应能力调节不过来,最后面临退学的境遇,这对家长和学生都是特别大的打击。
最后,我想借用一位老师说过的话,当你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的时候,读书就是最好的选择。我走的每一步,基本上就是这句话的证明。当你想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就去读书,它或许没法让你达到一个巅峰,但至少不会太差。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外围体育app官网下载苹果_体育外围软件官网 京ICP备14037209号-2 京公网安备京ICP备14037209号-2 友情推荐: 外围体育网址娱乐app官网 | 外围体育app官网下载苹果 | 体育外围软件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