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格局巨变时刻 新京智库

  ▲7月25日,徐大堡核电项目3号机组穹顶吊装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图/新华社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

  足量、及时和稳定的能源供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2023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随着经济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的用电量还会促进增加。

  2023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3万亿千瓦时,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1.34万亿千瓦时;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提供电力比例持续不断的增加,同比增长23.5%,远超同期5%用电增长。其中,增长最大的是风电光伏。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量为1.19万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长21%;2023年上半年,风电光伏发电量为7291亿千瓦时,已达2022年全年的61.3%。

  随着风电光伏技术的日臻成熟,近年来风电光伏成为最具发展前途的新能源之一。目前,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最大发电能力中,风电在总发电能力中占比已达14.4%,光伏发电占比为17.3%,已与传统水电的15.4%占比基本相当,形成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风、光、水三足鼎立格局。

  风、光资源分布不均,在不断的提高其发电能力的同时,还一定要采取更加有利的系统配套措施。中电联2023电力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华中特高压网架加快建设、川渝特高压输电工程已开工建设,将大幅度提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长距离运输和调配能力。

  我国正在加快建设新型储能项目。今年1至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但平均储能时长仅为2小时,大规模、长时间的储能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7月3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山东石岛湾、福建宁德、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建设新机组,按照最新安全标准改进已建机组,强化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水平,确保万无一失。

  其中,福建宁德核电项目5、6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比例将超过90%。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扩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1、2号机组将采用中广核“华龙一号”技术。辽宁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采用CAP1000先进三代核电技术。

  宁德核电项目二期年发电量达近100亿度,能够很好的满足1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

  水电、风电和光伏等主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都具有靠天吃饭的属性,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较大,不仅分布不均衡,而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发电能力。伴随着退煤、减碳步骤加快,发展核电是稳定新型能源系统的一项重要举措。

  风、光、水等资源的多变性,使得其他能源形式的补充调峰也很重要。核电清洁高效,具有和煤电同样的灵活调峰能力,随着煤电逐步退出,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替代煤电调峰调谷,对于稳定能源系统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2022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5%,同比增加2.5%,发电量达世界第二。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有望达10%。

  当前,工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的38.13%,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产生的绿电,可以明显降低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水平。

  工业用电是最重要的间接碳排放来源,购买绿电是目前企业首要减碳手段之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有助于增大绿电的比例,更多的公司能够通过购买绿电实现企业的碳减排。而且,绿电成本持续下降,目前绿电溢价约为0.02-0.1元/度。公司能够购买绿证完成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配额,绿证平均售价0.028元/度。

  可再生能源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可持续降低企业减碳成本,极其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也会被折算成为产品的碳排放,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可以显著减轻这方面的压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例如,2026年欧盟的碳关税正式实施,按照现在钢铁的排放预期成本上涨4%-6%,但是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加速替代,碳排放大幅度减少,成本上涨压力会得到部分减少。

  目前,我国是电动汽车的最大生产国,欧盟预期2035年禁止销售和生产燃油车,届时出口这些地区的汽车一定要满足其市场准入条件,也就是电动车电池的碳排放不超过最大限值。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加速替代,绿电的广泛使用,会大幅度的降低电池的碳排放,增强我国电动汽车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近十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持续迅速增加。2023年上半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消费的31.2%,但并未达到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最大发电能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

  当前,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的成本持续下降、市场认可度不断的提高,能源转型投资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2022年,我国已变成全球上最大的能源转型投资国,慢慢的变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来投资,包括电动汽车、风电光伏发电等。

  新能源系统的投资空间巨大。例如,上海电气环保集团投资407亿元,于2019年底竣工投产的特高压输电工程,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六省(区),其中,新疆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输送距离达3324公里。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工程。

  未来,进一步拓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空间还需要更加多的资产金额的投入。例如氢能、储能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等等,减碳潜力巨大,有较大投资空间。前不久,比尔·盖茨的清洁能源基金会投资一家核聚变初创公司,以期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方面获得突破。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转化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最重要路径之一,国家前期布局已经取得历史性的进展,继续增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不变的战略。

  当然,这一能源替代应积极稳妥。首先,需着眼于提升已装机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能力,包括完善配套的输配电系统,提升已装配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应高度关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不确定性,避免极端气候冲击能源系统的稳定,保证退煤不能降低系统的调峰能力,减碳不损害经济发展。

  此外,还需要运用多重技术提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供给稳定性,保证可再生能源比例的不断增加。

  许多具有巨大减碳潜在价值的技术在没有市场化之前,风险较大,很难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在此方面,我国可以把握关键研发技术,加快市场化进程。一旦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成熟,应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加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转化实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