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披露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等的差距在哪?有哪些技术储备?

  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顶级规模、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晶圆代工企业,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市场地位突出。公司计划募资20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中国大陆排名第一的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差距在哪?美国出口管制政策调整对公司影响几何?公司的硬核技术储备有哪些?国内集成电路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又有哪些?针对以上疑问,这份长达931页的招股书进行了详细披露。

  台积电、格罗方德、联华电子、力晶科技、华虹集团、高塔半导体、华润微是行业内的主要企业,根据同行业可比公司官网、年度报告等公开信息,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经营情况、市场地位、技术实力、研发投入等方面做了比较分析。

  根据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纯晶圆代工行业中国市场销售额排名,中芯国际占中国纯晶圆代工市场占有率的18%,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具体如下表所示:

  在集成电路晶圆代工领域,关键技术节点的量产能力是衡量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关键技术节点的量产时间对比如下:

  招股说明书称,目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坚持国际化运营,自觉遵守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自成立以来合规运营,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若干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名单”;2020年5月,美国商务部修订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Produced Direct Product Rule),据此修订后的规则,若干自美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与技术,在获得美国商务部行政许可之前,可能没办法用于为若干客户的产品做生产制造。

  上述修订的规则中,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其具体影响的程度,目前尚未能准确评估。上述中美经贸摩擦等相关外部因素,可能会引起公司为若干客户提供的晶圆代工及相关配套服务受到一定限制。公司可能面临生产受限、订单减少的局面,进而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招股说明书显示,中芯国际成功开发了0.35微米至14纳米的多种技术节点,主要使用在于逻辑工艺技术平台与特色工艺技术平台,其核心技术情况如下:

  公司目前主要在研项目12个,包括先进和成熟工艺制程、特色工艺制程的现有项目升级工作和新产品研发项目,详细情况如下:

  招股说明书称,集成电路制造逻辑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制造需要在高度精密的设备下进行,经过光刻、刻蚀、离子注入等工艺步骤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循环,最终实现从光掩模上复杂的电路结构到晶圆上集成电路图形的转移,在指甲盖大小的空间中集成了数公里长的导线和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器件,这些图形的最小宽度甚至不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

  集成电路行业在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后,目前已确定进入后摩尔时代,随着先进光刻技术、3D封装技术等不断涌现,各种先进工艺一直在改进和完善,集成电路已由本世纪初的0.35微米的CMOS工艺发展至纳米级FinFET工艺。全球最先进的量产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已达到7纳米至5纳米,3纳米技术有望在2022年前后进入市场。同时,作为集成电路的衬底,晶圆的直径已经由最初的6英寸、8英寸增长到现在的12英寸。

  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企业在顶尖技术积累方面与业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存在一定差距。尽管中国政府和企业愈发重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研发投入,但由于技术发展水平、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滞后性,以及企业资金实力不足等诸多原因,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研发力量薄弱、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的状况依然存在。

  就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行业而言,在先进工艺线宽这一关键指标上,中国大陆企业在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等方面与业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还存在一定差距。在集成电路行业面临全世界内充分竞争的背景下,中国大陆企业在与业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竞争的过程中仍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行业属于技术和人才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发展成熟的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台湾等,中国大陆因产业发展起步晚,导致经验比较丰富的集成电路高品质人才稀缺。尽管近年来国家对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加大,但人才匮乏的情况依然存在,已成为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集成电路行业,尤其是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行业,从前期设备的投入,工艺的研发到人才梯队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对于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生产线的投入,大多数企业的资金实力不足以满足大规模扩产的需求。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府所在地临河区东15公里外,记者看到的巴彦淖尔现代农畜产品物流园区残败的景象背后,是投入巨资的数十家非公有制企业陷入困境。

  在国家帮扶力度已经空前加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要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为一方百姓的脱贫攻坚“画龙点睛”。